close

100年台股大盤走勢圖 掌握台股潛規則

 

 

 

如果想要學習台股的操作,我建議每一位入門新手最好先找一張統計時間超過10年的「台股大盤走勢圖」,因為台股指數的K線圖,就像台灣股市的「推背圖」,時間愈長愈能夠從過去歷史的軌跡中找出「潛規則」,幫助投資人掌握未來的市場走勢判斷。

我在一退伍就開始從事券商營業員的工作,參與台灣股市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一開始就和很多散戶一樣,聽信各路消息,追高殺低,那時候台股正準備上萬點,市場一遍榮景,真的是隨便買隨便賺,讓我常到股市賺錢的魅力。但是民國八十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台股的氛圍詭譎,把之前賺到的錢都賠光了。於是我決定要來好好研究台股,把台灣股市過去的歷史研讀一遍,漸漸地摸索出重大事件和指數波動的關連性。

以下就是我找出的四大類「潛規則」,藉此來作為投資操作的參考指標:

潛規則一:最高點和最低點前後必有大事

過去三年的台股最高點是發生在2008年5月總統大選後,而最低點則是出現在同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全球股市開始暴跌,直到11月ING集團也宣布虧損,AIG集團也需要美國政府伸出援手,因此大盤再落底。

若再把時間回溯到2000年,當時的高點是10,393,發生在總統大選前,而隔年2001年發生了911恐怖攻擊事件,台股跌到3411點,創下十年來的新低點。通常重大的利多消息,市場湧入的資金與熱情,通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反應完畢,因此不難發現台股停留在相對高點的時間並不長;相反地,如果是有壞事情發生,例如大家熟知SARS事件、911事件、雷曼事件等,市場的疑慮往往會盤旋一段時間,很可能還會再走一小段補跌行情,才會看到底部。

因此從台股過去幾個大波段的高低點來看,投資人在操作時,高點切記不要貪心,因為市場往往都在等待滿足點的到來,一旦高點浮現,相對賣壓就會出籠。至於在股市再往下走時,沒有人可以預知何時才是底部,如果要向下加碼,恐怕要衡量自己的口袋有多少籌碼,以及是否可以承受指數一直探底的風險。

潛規則二:留意選舉,大選前都會作多

從過去歷史走勢不難發現,台股的高點往往都會出現在總統大選前,因此每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在選舉前一年,政府會的提升民眾對經濟的信心,都會拉台股是,因此四年就會出現一個大循環。除了總統選舉,每三年一度的立委選舉也會有行情可期,而2010年台股一直在8300點上盤整,也是因為五都選舉,政府猛力作多的緣故。

而2012年會有總統大選,以此邏輯來推斷,2011年股市必定有大行情,市場上萬點呼聲高振,不過真正高點,研判可能落在2012年投票選舉前。但是要賺選舉財,就必須要密切留意選舉結果,因為「政黨輪替」會衝擊外資法人對於台灣股市的信心,一旦選舉結果翻盤,資金可能馬上抽離,就像2004年阿扁連任,台股就從7135一路下跌到5255。

潛規則三:5000點以下都是低點,8000點以下都是高點

若把時間拉長,大盤指數有近乎8成的時間,都落在5000點到8000點之間。而我有一個「100法則」,就是「持股比率+大盤指數」相加為100,來隨著指數變動,調整股票部位。

當大盤跌到「5000點」時,對我來說是準備加碼佈局的信號,指數若在往下探底500點,我就會開始買股票,如果台股跌到4000點以下,我的持股比重幾乎是9成,因為根據歷史走勢,跌破4000點的機率不多,很多股票都跌到便宜的價格,例如股本大、股價牛皮的台積電,在金融海嘯後跌到40元,幾乎是10年來最便宜的價格,以去年底收盤股價71元來計算,漲幅也有77%。

相反地,當大盤只要往上漲,每漲一千點我就會開始賣出一成股票,隨著大盤上漲,逐步降低持股。

或許你會懷疑這樣到8000點後,如果台股像去年一樣一路上奔, 甚至有可能達到萬點, 這樣不就沒有賺到後續的漲幅。但是事實上,大盤從4000點到8000點,看似只漲了一倍,但是很多個股漲幅都有5到10倍不等,在分批賣出的過程中,早已賺回成本。剩下的兩成持股,可以說是「無本」,大盤如果續漲,多賺的都是超額報酬。

潛規則四:題材會說故事,泡沫會找題材

在每一次大波段行情中,不難發現,不同階段會有的「最佳男主角」。例如1999年的「網路元年」、2006年是「IC設計元年」、2007年「博奕商機」,2009的「蘋果概念股」,這些當下最夯的題材中,往往都會出現股王、還有飆股。

因此在選股時,如想要跟上行情追漲,不妨就可以從這些題材中,找到最有故事的股票,長抱一季、甚至更久,就會機會跟著題材,讓資產翻身。台股的歷史走勢圖一眼望盡千萬訊息,技術線型會告訴你一切,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從中獲利,要有紀律,嚴格遵守自己定下的遊戲規則。

此外也需要勇氣,不同於盲從的大眾,做到「人棄我取」,反向操作,才能夠在茫茫股海中,找出致富的途徑。

流浪漢身無分文
一個流浪漢身無分文,現在人在台北想到高雄,
好不容易偷進火車月台,總算找到一列往高雄的車子,
嗯,沒錯!
他瞇著眼,看著那《台北←→高雄》的車牌,
這是一列往高雄的車子,
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流浪漢,他流浪的時間很久了,吃過很多苦頭,
經驗告訴他,雖然以找到了往高雄的車子,但先不急著上車,
之前他曾經有過上了車之後,車子往後開,到八堵去換車頭的,
有一次還開到宜蘭;是他看錯車牌了。
很多時候上了車等半天,車子也不動,開車時間沒到,
經驗累積多了,這流浪漢坐車就有他遵行的道理。

車子不動,他不動。
車子動錯邊,他馬上下車。

到宜蘭那次,過了八堵他就覺得不對了,可是他沒下車,
到基隆時,他已確定車子開錯邊了,他還是沒下車,
一直到宜蘭,最後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回到台北車站 。
現在,就算是車子動了,
流浪漢也還要再確定方向對嗎?看看車牌對嗎?
火車已在月台加速了,
流浪漢這才身手敏捷的跳上車。

現在,他坐錯的機會少了,
可是有時還會神智不清坐錯邊,
但是只要他一發現錯了,就會立刻跳車,至少下一站一定下車。

流浪漢原理很簡單,
就是隨車而動。

當您確定方向,確定車次,剩下的就是等它動,
所有的股票不會動得您不知不覺,
您一定會知道,一定有其徵兆,
動了,真動了,動的方向也對,您再不慌不忙進場,
萬一錯了,二話不說,立即出場,最忌,再看一下、再等一下.......
或,它動了,您進場了,結果動動又不動了,也立即出場,
表示進場時間不對,它不是真的起動。

這就是我的操作原則,它一定要動,我才動,
不對,馬上砍單,再伺機而動。
也就是說,
只要我手上有單子,就一定是賺錢的,沒有賠錢還在手上的東東。
有人問我,左砍右砍資金不就砍完了?
這也奇怪,資金就這樣砍完的機會比一次次斷頭,
或套房住得不能翻身的機會要少得太多,
原因在,您會愈來愈小心,您會越來越珍惜下單,勝率就開始變大,
當練到不輸的時候,或就會是贏的開始。

 

抗財務焦慮處方 加法投資+減法生活
撰文/ 朱國鳳/ Money錢雜誌
當賺錢能力追不上花錢速度,財務焦慮就會節節上升。抗焦慮的解藥其實很簡單,靠輕鬆的「加法投資」穩定增加現金流入、靠智慧的「減法生活」穩定降低現金流出。

台灣有高達98% 的上班族會感到不同程度的財務焦慮,只有2% 完全沒有財務焦慮。財務焦慮一定是因為錢不夠嗎?越有錢、就會越幸福嗎?人均GDP只有台灣二十六分之一的不丹,國民幸福指數卻是全球第一。


不丹的國策,都是以國民幸福為優先,我們無法寄望政府師法不丹的幸福方程式,但是從不丹的經驗可以知道,減輕財務焦慮不只是靠拼命增加財富,要有一套簡單的方程式,去解決複雜的財務焦慮。


這個方程式就是1個「加法」與1個「減法」,「加法」是指靠簡單投資穩定增加收入;「減法」是指靠簡單生活逐步減少日常開銷。一方面讓現金流入增加,另一方面讓現金流出減少,一加一減之後,才能徹底改善財務焦慮。


3個最輕鬆的加法投資術


花旗投顧副總經理王進彰指出,台灣上班族財務焦慮的最大癥結是「沒有穩定的薪資成長」,因此很難進行中長期的財務規畫,有的人只好仰賴投資改善收入。


但是政大財管系教授周行一表示,想靠投資增加收入、減輕焦慮,前提是方法要盡量簡單輕鬆,不用花太多時間操作,因為若太過複雜或困難,反而會增加焦慮感;簡單投資的真義是,把省下來的時間拿來增加個人附加價值,才能同時投資財富與投資自己。


投資術1 全球型基金 做好股債配置


如果每年追蹤全球各資產類別或各區域的漲跌幅排行榜,可以發現到,前1年的榜首、第2年往往吊車尾,一般上班族根本無力掌握,與其每年費心追逐最會漲的資產或區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全球型基金「投資全世界」。


投資全世界也要選擇最沒有焦慮的方式。富蘭克林投顧試算近20年的各類世界指數,可以發現全押股票型基金年化報酬率有9% 多,但是進一步檢視這段期間的5年循環報酬率,最慘的情況是虧損近3成,不但無法改善收入,反而增加焦慮,就不符合輕鬆投資的要求。


但若增加債券基金比例,可發現隨著債券比例逐步拉高、虧損比例明顯下降,且平均年化報酬率與全押股票型基金的績效差異不大。


當債券與股票比例相當時,年化報酬率仍有7%,更重要的是,最差情況下的組合績效仍維持正報酬,符合「股神」華倫‧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信奉的投資真理──不要賠錢。在不賠錢的前提下,又能穩定增加財富,才是最無焦慮的投資方法。


就以年化報酬率7.2% 的投資組合為例,將資金按2242比例,投資全球股票、全球新興股票、全球債券及貨幣市場等數種類別的優質基金,就有機會穩定複製出類似的績效。


投資術2 台灣50投資最熟悉的台股


投資全球新興市場時,不要忽略我們最熟悉的台股。但是台股上千檔,鑽研越多焦慮可能也越高,周行一推薦的簡單方法就是買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代號0050,簡稱台灣50,是台灣第1檔、也是規模最大的ETF)。


以5月13日收盤價62元為例,用6萬2,000元買進1張台灣50,等於同時買到台股50檔市值最大的上市股票。企業競爭力越強、市值才會越高,只要全球景氣長線向上,這些企業最有機會跟著全球景氣賺錢。但是要怎麼買,才能創造較優的報酬呢?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中心執行長黃昭棠實證3種操作模式,分別是每3個月買1張、7500點以上空手策略及6500點以上空手策略,若從掛牌以來績效計算,含股利報酬依序為33%、27%、14%,3種方式比較下來,機械化定期買進的表現最優,如果將歷年配息再滾入買進的話,報酬會更理想。


擁有CFP(理財規畫顧問)證照的聯合財信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黃柏仁,就是採取機械化方式每月買進1張台灣50。曾在華爾街任職過的黃柏仁認為,「大多數人不曾創業,也缺乏財務背景更不會算機率,怎麼會懂得計算公司的股票價值?」與其冒險投資單一個股,不如分散風險,投資50家最有競爭力的公司。


分散股票的集中風險後,再採取定期方式買進,等於又分散時間集中的風險。黃柏仁提醒,紀律化投資的關鍵是,不要時時關心價格與短期報酬,「否則不是嫌貴買不下生產毛額),而是以GNH(國家幸福指數,GrossNational Happiness)做為發展指標,這項指標重視量化、也重視質化。


根據《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這本書中的分析,當人均所得超過1萬5,000美元後, 生活滿意度就會和經濟增長率幾乎完全無關。2010年台灣的人均所得為1萬6,432美元,早已超過基本衣食需求的標準,但是上班族的焦慮感仍然很深,永遠感覺錢不夠手,就是手癢想賣掉。」只要投資的時間夠長,「50家最有競爭力的公司,一定能創造比台灣經濟成長率更優的平均報酬。」黃柏仁至今已經累積約120張的部位。


投資術3 定期定額 賺趨勢產業或商品


黃柏仁非常有紀律的定期投資台灣50,但是他也保留若干資金自己操作,因為人性很難完全交出投資主權,反人性的策略不易持久。少部分的資金該投資什麼,才能穩定增加財富、減少焦慮?


根據此次調查結果,72% 上班族最焦慮「薪水追不上物價」,通膨是主要焦慮來源。資本市場有一句箴言:不要跟趨勢為敵,打不過通膨,就讓通膨趨勢幫你賺錢。金融海嘯以來,原油現貨價最多曾大漲2倍多,如果投資天然資源股票基金,近2年的平均漲幅約1倍,報酬最優的基金更有170% 的表現,投資符合趨勢的基金,反而成為通膨受惠者。


外資個人銀行主管黃泓錤指出,「找出正確趨勢,定期分批買進,才是投資王道」。因為正在多頭趨勢的特定產業或是商品,波動性高,只有具備專業判斷的投資人才能用波段投資獲利,一般人還是以定期定額為宜。


黃泓錤分析,未來3年符合趨勢的標的主要有3類:新興亞洲、農糧、貴金屬,由於貴金屬波動更大,法人勝算較高,他建議若是自己操作,可以優先選擇新興亞洲與農糧基金。


基本面服從技術面。
股票再好,形態壞了也必跌,股票再不好,形態好了也能上漲。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看好很多知名的股票,當技術形態或者技術指標變壞後還自我安慰說要投資,即使特大的資金做投資,形態壞了也應該至少出30%以上,等待形態修復後再買進。

要知道,沒有不能跌的股票,也沒有不能大跌的股票。所以對任何股票都不能迷信。

對家人、朋友和祖國可以忠誠,對股標忠誠就是愚蠢。有人10年前買的深發展到今天還沒賣,這顯然不足取的。

因為如果真的看好它,應該在合適的價格拋出,又在合適的價格再買進。

始終持股不動,是懶惰的作風的體現。


大趨勢選股法
有許多種選股的方法,讓人實在非常的「混淆」,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

技術分析者的惡夢

「方法I(價格波動率突破)首先透過擠壓來偵測價格壓縮程度,然後等待價格區間擴張,順勢而為。關於這套方法的操作績效,假動作的認知,以及成交量技術指標提供的確認,顯然都有所助益。觀察的潛在交易對象,數量上應該合理--至少要有數百支股票--每天都至少找出幾支可能的候選股票,進行最後評估。」這是技術分析大師包寧傑的建議(摘自「包寧傑帶狀操作法」)。

依據我實作的狀況,符合相同選股條件的股票,在某一段時期內的確會高達數十檔之多。那個「最後的評估」到底是如何進行的?也許你可以再設定許多參數使符合條件者縮減到少數幾檔,問題是這種參數的設定真的是有效的嗎?你有經過嚴格的「回溯測試」嗎?還是只是為了縮小範圍?

理性分析與口袋名單

包寧傑最後採取的解決方法應該是「理性分析」。

「..還有另一種重要觀念值得參考:理性分析 (Rational Analysis)。按照這種方法,唯有經過確認的強勢表現,才考慮買進;唯有經過確認的疲弱表現,才考慮賣出。所以,我們大可根據經濟基本分析方法,預先整理交易對象,分別編製買進與賣出清單。對於技術交易系統提供的訊號,我們只接受買進清單股票的買進訊號或賣出清單股票的賣出訊號。」(摘自「包寧傑帶狀操作法」)

問題還是存在,基本分析的定義為何?

投機家的遠見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道:「投機家是有遠見的戰略家,是三思而後行的證券交易人士,能準確的預測經濟、政治和社 會的發展趨勢,並從中獲利。」

現在我們來看看偉大的投機家的下場。

「...以往言論相當受大陸投資界重視的大師羅傑斯,因為在07年1月26日,上證指數在2800點時分析指出,A股已經出現泡沫,但事實上,在不到4個月內,上證卻突破了4千點。另外,去年7月這位大師表示,只有中國股市漲3倍時他才會賣,並且預言大陸股市將有80年的榮景;雖然之後大陸股市確實再漲了1千點,但隨時就出現跌跌不休的行情至今未變。」

參考《不要預測股市》一文中所描述的有「遠見」者的下場,幾乎就是一幕幕的鬧劇與笑話,使用這種方法你成為笑話的機率也是頗高的,問題是,你可能還要賠掉一生辛苦賺來的財富,比如說你像羅傑斯一樣看多石油會漲到200美元而在100美元的時候進場,那現在的下場將如何?

投資熟悉的事業

也許你對於石油不是很在行,但你是某個領域方面的專家,應該可以靠這個在股票上賺大錢吧?

美國財政部端出清理不良資產大餐,全球市場多以肯定回應,但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看法南轅北轍,去年新科得主克魯曼唱衰此方案注定失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葛里茲(Joseph Stiglitz)則痛斥,歐巴馬當局的計畫,簡直像在搶劫美國納稅人,讓他們承擔更高風險。相形之下,和史提葛里茲共享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殊榮的史賓塞(Michael Spence),對蓋納較有信心,認為成功機會很大。(參考《950325-別以為了,你是超級諾貝爾獎得主嗎?》)

如果你是克魯曼,那麼既然認為此方案注定失敗,似乎可以採取大舉放空的策略。也許你比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看法更精闢,也可以壓寶在是會成功或會失敗,但那是笑話嗎?

你不可能比分析師高明

也許那些題目太大了,那我們專注在「一家公司」如何?

但是你的分析不太可能強過股票分析師。要不然你以為證券公司花那麼多錢養一些分析師是在吃「白飯」的嗎?他們有專門研究「半導體」產業的,有專門研究「塑化」產業的,...他們經常去拜訪公司,他們有雇用一些電腦人員或工讀生幫他們統計、預估下一個月的營收或下一季的獲利預估,更可怕的是,他們有的妻子就是該公司的高級主管、他們有一些朋友在...,總而言之,你若以為你的分析會比那些分析師更高明,那是在說笑話嗎?

也許你會說,分析師又不準,他們是反指標。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還真是準的可怕,因為使用者付費,如果你得到的「免費」資訊是不準的,那表示他們的「付費」資訊是非常準的。

還好,準不準其實也沒佔到多少便宜。交易員的績效往往是由整體市場的波動或運氣所決定,而非對特定股票的精確分析。

總而言之,想靠超越分析師的分析而取得勝利是不智之舉。

尋找下一波的大趨勢

在過去幾年,如果能掌握油價、商品、新興市場的大趨勢,顯然有許多的機會足以致富。如果你想賺大錢,試試尋找大趨勢。但我們抓得到大趨勢嗎?預測未來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嗎?我們是否需要具備異於常人的「遠見」?如果是這樣,那顯然你的成功機會不大,一般人總喜歡尋找與眾不同的成功方法,卻忽略了自己通常也只是一般人。還好,只要你稍微用一點心,大趨勢通常顯而易見。

市場對結構性影響的反應遲緩

「結構性的影響是深植於體系的因素,可以稱為「大趨勢」的基本面因素,它們對經濟產生緩慢持久的效應。印度和中國的廉價勞力供給,對西方經濟體產生緩慢且幾近隱約的衝擊。由於是結構性的影響,它不太可能一夕間消失,其效應甚至會持續數十年。

由於結構性的影響如此獨特,其效應可能難以預測和衡量。它們和一般的經濟循環不一樣,經濟學家沒有足夠經驗來預測其效應,就像他們預測利率的上揚或下降。這是我相信大趨勢的影響經常被金融市場低估的原因。這類影響需要相當時間才能充分反應在市場價格上。如果我們能辨識它們和可能產生的衝擊,就能找到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理查‧法瑞)

雖然眾所周知 ,趨勢持續存在

「趨勢可以提供投資人大好機會,藉押注在趨勢,你可以獲得多幾個百分比的機率讓你賺錢。

大多數金融市場的這類機會往被發現後,很快就會消失。如果你發現有個地方可以買到便宜的蘋果,轉賣給當地水果店後可以賺錢,你會全部買下,直到一個也不剩。市場也有同樣的效應:利用會導致消失。

不過,趨勢的韌性很強。因為它們只提供幾個百分點的優勢,所以不像便宜的蘋果那樣明顯和容易利用。

雖然趨勢是眾所周知的事,我相信這個市場無效率將持續存在,甚至是最後消失的一個。趨勢受到背後龐大的力量保護,它們不是單純的訂價錯誤所造成,而是一些韌性十足的重大基本而因素,所以不容易消失。趨勢的成因如下:

市場以漸進方式吸收資訊
價格因為慣性和懷疑而慢慢改變
價格上漲吸引買家
經濟循環形成市場循環
了解這些力量影響價格行為極其重要。如果能辨識和了解背後的原因,我們的觀察--例如價格呈現趨勢性的移動--才能產生更大的力量。」(理查‧法瑞)

趨勢代表資訊漸次散布

「趨勢的第一個原因是,重大資訊的全面影響無法立即被所有市場吸收。

你可能覺得很驚訝,市場完全吸收新資訊的速度竟如此緩慢。在我們的時代,不斷出爐的統計數字和宣布的消息,藉迅雷般的通訊快速傳播,製造出即時的反應。

不過,市場立即的反應並非全貌,消息的影響性往往曖昧不清,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全反應在價格上。

經濟和社 會的趨勢性發展,例如中國的穩定崛起,經常被市場低估,它們未獲得像每月報告般這麼密集的注意和報紙報導。所以即使中國對市場極其重要,它的影響性卻無法以一個統計數字來涵蓋,而市場參與者只能按各自的步調來做反應。

這個策略的總結是:資訊和分析需要時間才能傳遍市場。反應的延遲就是價格趨勢的原因。」(理查‧法瑞)

價格反應因為慣性和懷疑而延遲

「人的天性是堅持己見,即使出現了相反的明確證據。這種天性也展現在市場價格上。

有時候當新資訊披露時,價格有充足的理由跟隨著大幅移動。如果價格末立即反應,其原因是有些人需要時間才相信。

這導致價格朝正確趨勢移動的速度減緩,無法立即做出調整。1990年代初期,通貨膨脹和利率出現大幅下降的壓力,但是許多人心存懷疑,尤其是經歷過1980年代通膨高漲的人。

我依稀記得,甚至連葛林斯班也經過一段時間才相信。他不是擔心1990年代中期金價上漲會帶來通貨膨脹嗎?現在他可能會自覺臉上無光,尤其是大家都把現在的低利率歸功給他。總之,公債殖利率緩緩下跌,形成了一個整體而言很好的趨勢。

分析師與經濟學家的群體本能,協助維繫了這種慣性。除了極少數譁眾取寵的專家外,大部分預測者不喜歡以名聲為賭注進行「大預測」。信譽得來不易,毀於一旦卻不難。很少人有勇氣預測那斯達克指數在1999年會上漲近一倍,或隔年下跌近80%。因此,所有人都慢慢調整對基本面和價格的預測,而這種遲緩反應造就了趨勢。」(理查‧法瑞)

上漲中的價格會吸引買家

「在經濟理論中,價格上漲會減緩需求,而價格下跌會刺激需求。以蘋果為例,如果蘋果價格上漲,大家自然會減少購買蘋果,改買別的水果。另一方面,如果蘋果價格下跌,大家會多買蘋果。

不起眼的蘋果是很直截了當的資產,買來就是要食用,沒有人會預測它的未來。它的價格相當穩定,任何波動都很容易解釋。

但在金融市場,情況就大不相同。價格上漲實際上可能吸引買家,而價格下跌則會吸引買家。

在許多情況下,金融資產的購買者是著眼於未來的價格。和蘋果不同,這些資產沒有單純的原始價值,你不能吃你的股票憑證!購買金融資產是為了它能提供某種金融利得。一般而言,買家要有把握以後會有人願意以合理的價格,同他們購買這些資產。

不過,投資人要對未來擁有信心是相當困難的事。市場充斥各種資訊,要從不同的事實和傳聞中找到一致的訊息是一大挑戰。也因為有這種困難,心理因素在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為金融資產估價極為困難,我們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看到價格上漲,我們非但不會因為較高價格而打消念頭,反而更受誘惑而買進。我們很自然有下列反應:

推斷和假設價格會漲得更高。
因為別人在買,所以是好交易。買家可能是「專家」。
因為別人買進而勇氣大增,因為你並不孤單。
局外人可能很驚訝地發現,金融並非完全是邏輯和數學!
這類行為同時影響專家和新手。上漲的價格吸引更多人買進,而下跌的價格造就更多賣出,這是市場呈趨勢性移動的方式。」(理查‧法瑞)

經濟循環造就市場循環

「經濟發展呈現循環性,通常不會隨機地升溫或冷卻。即使過去二十五年來呈現不錯的經濟擴張,還是有數個定義明確的小循環。

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的話)的市場價格主要受到經濟情勢的影響,因此價格也傾向於以循環的力式移動。即使是著眼於未來的長期市場,如長期利率、外匯和股價,都深受循環影響,都反應出循環模式。

在完全效率市場,經濟循環可以完全預測,因為經濟一定會從衰退回升。然而,和其他大趨勢性的影響因素一樣,分析師也需要時間才會被說服。」(理查‧法瑞)

隨共識起舞很安全

「有一次我和幾位銀行家坐在倫敦一家酒吧,有人問我對市場的看法,我說同意共識的觀點。我立即從其中一位銀行家的表情看出,他認為我太沒有判斷力,或者更糟。「共識經常是錯的!」他不以為然地說。

我當然不同意。事實上,如果你想投入市場的大行情,在某個時候你需要共識站在你這邊。

我不相信媒體上的專家能事先猜中市場價格。不過,這不表示他們不能反應基本面的廣泛共識。在持有一個部位一陣子後,你買進的理由可能已經眾所周知、顯而易見。事實上,你可以在買進的理由已經眾所周知時,才建立部位。這些基本面因素即使已被廣泛討論,獲得許多注意,仍然可以繼續推動價格。

大趨勢通常涉及很長的時期,而推動它們的基本面因素早已被大家熟知,變得顯而易見。

日本股市的下跌是個好例子。1990年初,日經指數接近40,000點,到2003年跌到7,500點,然後反彈到約11,000點(譯註:迄2006年7月,日經指數漲到約15,000點)。令人驚異的是,大多數推動日股下跌的因素在市場下跌之初已廣為人知,尤其是銀行業疲弱和經濟成長不振。這些基本面因素長久以來就是共識。

另一個例子是油價。我先前討論過油價,在我寫作本書時,油價已創下每桶50美元的新高峰,推動它不斷上漲的原因幾個月以來都沒改變,包括中束緊張情勢、奈及利亞的動盪不安,和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需求穩定增加。這些因素了無新意,人盡皆知(譯註:迄2006年6月,紐約期貨油價每桶約70美元)。

當這類市場出現這類大行情時,會吸引很多的注意。媒體報導和分析會愈來愈多。如果你有一個表現不錯的部位,這些注意會讓你緊張,你可能忍不住想,所有消息已經反應在價格上了。別擔心,與共識起舞很安全,而且在大行情中唯有如此才是上策。」(理查‧法瑞)

結合基本分析與價格行為

「我見過許多人有好點子,卻因為執行不良而造成虧損。他們有些壞習慣,例如在下跌的市場買進,或太早結清賺錢部位。和許多事情一樣,『時機就是一切』。最令人挫折的是看對市場,到頭來卻賠錢。」(理查‧法瑞)

所以你必須結合技術性的操作,在適當的時機出手,規劃加減碼的策略,同時作好你的風險管理。

大趨勢選股法

大量閱讀各種報章、雜誌,從中發現正在形成的大趨勢,你不需要比別人先行發現或預知,你只要及時跟上就可以了。
從技術線圖上你有時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比如某個類股或個股的強勢或弱勢而得到一些訊息讓你集中注意力去研究。比如說:富士康與康師傅的強弱代表什麼意義?
將你的投資範圍擴大到全世界,不必只侷限在一個國家的股票。
『時機就是一切』,有了好的標的還要有好的時機,而再好的點子,如果缺少風險管理,那都是非常危險的。這一切,就是我們通常所熟知的「順勢操作」「嚴格停損」...等等。
所以你還是先準備好你的口袋名單,然後從其中挑選個股作技術性操作。但你的口袋名單,所依據的不是公司的基本面、老闆的品格、營收、獲利,或是你對於產業的遠見與先知等等,而是已經成形的「大趨勢」。

 

-----------------------------------------------------------------------------------------


股票投資50年資產從百萬變百億

股海幻象假似真. 唯有鐵律是明燈
股海如錢海; 裏頭有很多的錢澎湃洶湧,逐利之人在錢海苦苦煎熬,不知前往何方. 正如佛家所言苦海無邊; "鐵律"猶如茫茫股海中迷途的船隻可以依靠的海上燈塔,引導你的操盤方向, 照亮你的錢途." 鐵律"是經過長時間的考驗所形成的規律;此規律有歷史的軌跡可尋,從股市的歷史交易紀錄裡,我們可以尋找到許多”驚人的數據”, 經歸納整理後, 我們驚喜的發現,它可以成為我們獨特的投資技巧,也是我們獲利的依據.

成交量才是原因 價格只是結果
一般來說成交量只是股市交易看盤的配角而已, 大家都關注股票價格的波動, 鮮少人注意到股市裡的成交量變化,其實成交量可以衡量群眾規模與情緒溫度; 多空之間的搏弈通過成交量反映, 沒有交易活動就不可能有價格的變化. 成交量才是導致價格波動的原因, 價格僅僅只是結果. 價格的變化是由買盤與賣之間的力量對比所決定. 如果成交量為零價格就不會變動, 也就是說股價發生變化的原動力就是成交量.
      交易行為造成價格的波動, 成交量才是決定價格的根本原因. 成交價格與價格波動僅僅是結果, 只有了解現象發生的原因,才能有機會預測未來. 只懂得觀察表面現象的人,最終只能被市場所愚弄. 只有那些表理通達看清真相的人,才得以體會到成功與失敗的真正原因, 並享受股市勝利的成果.

天量才有天價 地量才有地價
在股市樂觀的時候,交易熱絡成交量會放得非常大. 在股市悲觀的時候,則成交量會萎縮的非常厲害.
  一般來說利多消息引發買盤,價格上漲.利空消息引發賣盤,價格下跌. 許多投資者根據消息面的最新變化採取行動, 導致成交量的放大與萎縮; 如果每個有意買進的投資者,都在利多消息發布後進場買進, 這便意味者短期之內的買盤力量已經達到極致, 於是"天量形成".  "地量"的形成則是利空消息不斷. 投資人因恐懼害怕股價還會繼續下跌, 所以買盤力量縮減到極點所致.
      台灣股市2003~2007年每日成交量平均在1000億左右, 月總成交金額約在21000億上下. 天量形成時每天成交金額經常超過2000億, 月總成交金額超過30000億, 此時很多股票價格都在高點. 地量則是每天成交金額經常低於500億, 月總成交額低於12000億, 這時股價則相對都在低點. 股友們可以對照台灣股市歷史k線圖便可一目了然.

財富密碼
天量和地量之間相對應的股價, 其價差就是我們獲利的基礎; 沒有價差就不會有獲利, 價差越大獲利就越大. 天量30000億減去地量12000億為18000億, 成交量縮減60%,對照股價後也可以說股價從高點跌到谷底. 低點買高點賣才會有獲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道理雖簡單卻鮮少人做到並從中獲利著實令人納悶; 歸納原因可能就是缺少像燈塔一樣的指標所致.
      根據天量30000億,地量12000億這個規律. 我們將股市投資的成功密碼設定為”1230”, ”12”代表月總成交金額12000億;” 30”代表月總成交金額30000億; 以”1230”為中心點,左邊為買進, 右邊為賣出; 也就是說每個月初,當我們看到上個月總成交金額低於12000億時我們要逢低買進; 如果是月總成交金額高於30000億時我們要逢高出脫手中股票. ”12”買 ”30”賣重複循環 ,這樣我們就可以賺到"1230”左右兩頭的差價.
      其實看到財富密碼”1230”出現時, 並非得馬上出手不可,大盤指數在30天內變化並不是很大; 因成交量極度的放大與萎縮是有慣性的. 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正在內心掙扎交戰; 此時投資人一般都是猶豫不決不敢出手,所以聰明的投資人應該選擇在這30天內分批進出股市, 機會是不等人的,當機會降臨時,我們必須鼓足勇氣敢於下”大賭注”, 財富之門只為”悟道者”而開.
      股市投資經常碰到難於抉擇的境況; 低檔時可能還會更低, 高檔時可能還會更高,往往使人捉摸不清. ”1230”就是我們進出股市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也是我們縱橫股海不會迷失方向的明燈. “1230”絕對不是口號, 而是台灣股市7年(2003~2009)的歷史實證.
      當然啦! 不排除時空轉換,股市擴容後成交量會略有變化, 屆時我們亦可略做調整. 但天量天價, 地量地價, 低點買高點賣卻是股市獲利顛撲不破的硬道理. 

明燈指路 獲利若干
      現在讓我們來揭開財富密碼的神秘面紗, 我們現在以台灣股市2003~2009年共7年的股市交易紀錄做分析. 以實際發生的數據做背景, 探索這7年台灣股票市場的歷史實證, 台股從2003年至2009年共經歷了多次天量與地量的循環, 換另一種說法是股價經歷過多次天價與地價的多空循環.
      第一次 多空循環為時一年, 2003年2月份,當月總成交額為9683億, 低於財富密碼設定的12000億; 2004年2月份,當月總成交額為32096億, 高過於財富密碼設定的30000億; 2003年2月底台股收盤指數為4432點, 2004年2月底台股收盤指數為6751點, 如果我們在2003年2月底當天買進股票, 2004年2月底當天賣出股票,以指數差額換算成獲利為(6751-4432)/4432=52.3%.                                                                                     
     第二次 的多空循環, 從2004年7月到2007年6月共35個月, 按第一次的方式操作換算成獲利為63.8%,
     第三次 則為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為時5個月, 同樣做法獲利為34.3%.
3次獲利以複利計算為1.523x1.638x.1.343=335%, 也就是說從2003年2月至2009年4月,共計74個月的時間獲利3.35倍, 以大盤指數計算是台股的平均獲利. 有的個股高些有的低些, 但總體來說用財富密碼”1230”的方式操作台股是穩賺不賠的.
 如果股友肯潛心研究按"1230"的思路寻找台股裡的黑馬, 有些個股在每次的多空循環裡獲利都可達一倍, 如果每次獲利都可達一倍, 以倍數理論計算,用100萬連壓7次獲利可超過1億, 連壓10次獲利可達10億,雖然有些難度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至於是否能達成,最後就得看個人的努力與造化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中國五千年歷史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從無例外;在人性貪婪的股史裡, 過去的漲跌賺賠也將歷史重演. 股市漲多必跌, 跌多必漲不斷的曲線輪迴. 在每次的漲跌輪迴中, 財富並非在窮人與富人間轉換, 而是窮者越窮, 富者越富.
       唐太宗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如果以股史為鏡是否也可以知道輸贏呢? 從個人股票投資史裡我們也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如果你是贏家號子的營業廳裡應該很少看到你的身影, 你不會在號子裡受別人的影響, 你的朋友中有很多人有獨特的投資技巧,他們大都是股市贏家. 如果你周遭的朋友都是散戶,每個人在股市裡都是虧損連連,  那你的處境也是好不到哪裡去. 依此推論如果想要從股市中賺錢你一定要遠離號子,並且找到贏家, 多跟他們討教學習, 加入贏家的行列你會發現賺錢其實是很容易的; 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這比從自己身上吸取各種教訓要好得多, 想要成功一定要向成功者學習. 羊群永遠只能是狼群嘴裡的食物, 贏家和輸家都是各自成群的. 所謂[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下智 ''  以自己的經驗為師. ''中智 " 以別人的經驗為師.   "上智 "  以歷史的經驗為師.
現時流行的投資經驗會隨時空的轉變褪色, 唯有歷史經驗卻是歷久而彌新.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驗才是真經鐵律.
       一般投資者以股市名嘴和財經專家的言論為依據. 專家們不斷推荐新的投資標的, 如新能源, 新材料, 新醫藥, 新科技. . .   各種新的產業不斷出現, 但又有多少人從中獲利呢! 流行終會褪顏色, 唯有經驗與智慧卻永存, 贏家總是以經  ''驗證過''  的數據和經驗做參考, 理性的數據分析終將勝過感性的吹捧和虛幻的未來; 股市投資領域裡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 不能吸取歷史教訓的投資者連上帝都救不了.

蝴蝶與蜘蛛
我們都知道蝴蝶在飛翔時其路線並不固定, 時高時低時左時右,讓人猜不透也摸不著邊. 股市的漲跌變幻莫測, 今天漲明天跌, 天天漲天天跌也讓人無法預測.
        生活在地面上的蜘蛛,  如果想抓住行動飄忽滿天飛舞的蝴蝶; 如果採取天天跟蹤追逐的方法, 肯定是累死自己, 而且一輩子也抓不到.  蜘蛛要抓住蝴蝶的辦法,  唯有算準在蝴蝶可能經過的地方,布下天羅地網,  然後耐心等待,  蝴蝶不可能天天在天上飛,  它總有飛累的時候,  當蝴蝶休息時就是蜘蛛飽餐時.
        股票市場亦同, 平時準備好現金(蜘蛛網),  當月成交量萎縮至12000億以下時,  就是我們進場賺錢的機會. 當股市月總成交量到達了30000億以上時, 基本上市況已非常熱絡, 此時股價大都在高點. 見好就收絕對是明智的. 至於利潤多少就交給市場決定,  逢高不賣風險就必須自己承擔.
       中國人買股票或買房子, 經常是追漲不追跌, 而且越漲越買,最後套在高點而不自知. 當股市樂觀時我們都覺得後面還會再漲捨不得賣掉手中持股; 當股市反轉時又後悔當初為何沒賣, 正應股市名言[會買股票的是徒弟, 會賣股票的才是師傅. 故見好就收急流勇退除大智慧外, 在在都需要股市”鐵律”的指引.

做股票不難 難的是不做股票
當股票出清離場後, 很多人突然覺得不適應,  看到別人在”場子”裡玩的不亦樂乎, 自己卻只能在”場邊”觀看,真是心癢難耐; 每天新聞不斷的報導那個產業前景光明, 那支股票還有上漲空間,大盤股價不斷的跳動, 此時就像癮君子犯上癮一樣, 惶惶終日不知所終. 股票出清後, 中途不能因寂寞難耐而再次進場, 此時進場只會自亂陣腳, 缺乏自律的股票交易者將很快被市場淘汰

成功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而不是努力
百貨公司逢節慶或年終大拍賣時, 大家都知道去搶購大賺便宜. 可是股價低迷腰斬再腰斬時, 卻沒人敢進場買進,  因為每個人都是”群性動物”. 天天看大盤,天天看新聞無形中會被催眠, 思想就會被控制就會形成”羊群效應”, 別人跳水自己也跟者跳水. 若要心清目明唯有遠離市場, 才不會受媒體及市場的起伏干擾, 就像和尚遁入空門才容易清心寡慾. 投資不能靠感覺, 一定要靠數據; 感覺會被影響, 數據卻很直觀; 平時我們可以快樂的享受生活, 每個月只需在月初時觀看一下大盤指數及上個月成交量即可. 逢低就買(月總成交量12000億以下), 逢高就賣(月總成交量30000億以上), 未達到設定標準就按兵不動. 操作越簡單越好, 越簡單就越不會亂了方向, 也就越容易賺到錢; 股票市場除了特殊原因及節假日外天天開盤, 只要開盤就有交易的機會, 財富列車天天開通就怕自己無法堅守”鐵律”.
      從台灣股市歷史紀錄來看,  股價超跌時成交量總是低於12000億. 股價超漲時總是高於30000億, 而且每次的高低價差都在50%上下 , 如果我們不能認清事實而一味的怪罪財運不佳, 那也只好聽天由命了. 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 不會算計一世窮]. 想從股市獲利 研究股史 比聽信小道消息更重要. 一般能在股市獲利者大都是心念單純者居多. 能見風轉舵世故練達者反倒無法從中獲利. 手腕越靈活就越容易改變初衷,  就越不容易從一而終. ”鐵律”對其而言只在某一段時間內有效. 成功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投資方法輕鬆賺錢,  而不是努力的在股市裡沖進殺出.

三年不開張  開張吃三年
朋友們都知道職業賭場一般都經營不了多久就解散了. 除了需經常變換場所躲避警方之抄查外,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賭資在每局輸贏的同時莊家都要抽頭,  玩的越久抽頭的次數越多, 最終所有的賭資基本上都被莊家抽光了, 散場時10個賭徒9個輸.  股票市場也一樣, 很多人操作股票追漲殺跌進出頻繁. 要知道每進出一次都需要付出千分之6的成本. 也就是說我們每次以10萬元進出股市166次, 10萬元資本將化為烏有; 其中一半為證交稅政府收走了, 另一半則為證劵公司的手續費.
      台股一年開放交易的時間約為250天, 以每天平均成交金額1000億計算, 每天證交稅政府收3億. 證劵公司手續費也收3億,合計6億乘上250天等於1500億. 一年下來全體股民的”賭資”就少了1500億. 另外法人,外資,大戶都要賺錢,  請問在股市裡最後誰會是輸家? 答案當然是一般通稱的散戶了.
       散戶盲目,隨波逐流,沒方向,沒策略,容易受騙上當不輸才怪. 散戶要扭轉局面反敗為勝其實也很簡單, 就如開頭所講[股海幻象假似真. 唯有鐵律是明燈] 股市裡的任何消息都不要聽, 也不要看以免受騙上當. 認準財富密碼”1230”就夠了.
       切記!   財富密碼"1230"的左邊買進後, 一定要等”1230”的右邊才賣出. 當嘗過一次獲利的甜頭後,  後續便可成功複製. 第一次的操作很重要一定要慎重,  否則一步踏錯雖不致成千古恨, 但後續的調整及信心的建立就需花更多的時間了. 以台股從2003年到2009年為例;  熊市底部到牛市頂部一個循環平均不到3年. 正應俗語[三年不開張 ,開張吃三年].  投資方向正確,  則[三年都輕鬆 ,一賺玩三年].  相反的如果是[三年都還債 ,一賠還三年] 那可真的是悲慘呀!
        曾有一名將軍將他的手下軍官分成四種類型
       第一種軍官 是又懶又笨. 他說這類型的,可暫不處理.
     第二種軍官 是很勤勞卻很笨. 他說這種人趕快開除. 不然他會不斷闖禍.
     第三種軍官 是既勤勞又聰明. 他說這種是優秀的軍官要多予嘉獎.
     第四種軍官 是很懶但卻很聰明. 他說這種軍官平時看他很清閒. 但績效一點也不比別人差. 他做事一定有很多好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潛力無窮的人才要好好重用.
       投資領域是否可以將投資人分類成上述的四種類型呢? 答案是肯定的.利用財富密碼的方式投資股市,你也可以成為第四種”懶聰明”的投資人, 看似很輕鬆錢卻賺的比別人多.

比原子彈還可怕的複利
高利貸為何讓人害怕,  受其害者無不恨之入骨, 原因就在其利滾利息滾息, 短時間內就讓本息驟增讓人傾家蕩產;  其實利息支出並不可怕, 主要是在於 ”複利加次數” , 假設借100萬年息100%,一年就支出本息200萬;如果是月息10%,一年計息12次, 以複利計算一年就得支出313萬;如果按日息計算, 日息1%,一年計息365次, 一年後本息合計將超過3778萬; 複利是如此的驚人倍增, 故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才會說複利比原子彈還可怕. 因為原子對撞分裂總有衰減的時候, 但複利是數字不斷的分裂增長永無止息.
     其實我們講複利的目的,除了 讓大家不要受害於它,更要積極的讓它來為我們服務, 為我們賺錢. 明白複利與次數的關係,  我們就可以計算出用多少次數, 花了多少時間可以達到多少財富. 我們才會耐心的等候財富的來臨.

股票投資50年資產從百萬變百億


投資時需設定長遠目標,再分階段逐步達成. 有一名連續奪得多次馬拉松冠軍的選手, 每次比賽前他一定會事先到比賽場地來回觀察地形地物,並記錄沿途標誌性的建築物或地標, 最後依各 ”標誌物" 將整個比賽行程區分成幾個小路段熟記於腦海. 比賽時他就把幾個有”標誌物的小路段"分成幾個小目標逐步跑完全程;  據他所述完成小目標壓力 比較小容易達成;  完成大目標壓力太大容易放棄,  將大目標切割成無數的小目標是他成功的祕訣.
       吃饅頭時如果一次吃一個肯定不好下口,  如果掰成小塊吃,  很快就可以吃完道理是完全相通的.
      “遠見者穩進”   當你能夠清楚看清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及財富增長進度. 你的心態就會平穩不會急躁;  有了財富密碼”1230”的指引,  你的投資就會理智不會盲從.


       財富密碼"1230"就像一張人生的尋寶圖一樣,  指引你的投資方向,  讓你的財富夢想能美夢成真. 以台灣的環境, 一般年輕人25歲出社會後, 不管是上班或創業到75歲退休, 可以累積億元身價者寥寥無幾, 何況是百億身價. 50年也許太長, 但是投資就必須具備耐心, 加上長期複利的效果才能達成; 絕對沒有捷徑. 也許有人會問50年約24次的投資每次都能如願嗎?  對!  理想狀況是50年資產百萬變百億. 但只要大原則不變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達成率,  一億元也夠一家人不愁吃穿了. 也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年事已高享受不到最後的成果, 但人生只是證明自己的一個過程.,每個人的最終歸宿是一樣的, 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子孫後代.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肥水並未流入外人田.

終身事業 傳子傳孫
在金融危機的年代,  全世界各個政府都在拼命印鈔票救經濟,  通膨速率將更甚已往. [大富由天小富由儉]的時代已經過去. 老一輩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的美德雖值得讚揚, 但未來[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將轉變成[大富由天小富由算]. 俗話說[吃不窮 穿不窮 不會算計一世窮]而這句俗語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更突出. 算計財富的走向及捕捉財富的理財能力, 是現今社會想過上好生活所必備的條件之一.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光靠上班賺錢只能夠餬口渡日,  除非當上高官,但高官畢竟數量有限而且壓力也大. 做生意賺大錢的成功率也不高, 如想實現早日退休享受生活,  股海淘金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財富密碼”1230”就像股海明燈 , 不但照亮你的錢途亦能庇蔭子孫後代.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 只要學好股票投資並傳承子孫後代,  子孫就像捧著金飯碗一樣, 一輩子錦衣玉食吃穿不愁. 把股票投資當成傳家事業, 只要堅守 "鐵律" 低點買高點賣, 並遵照財富密碼 ”1230” 的指引操作,  億萬的財富指日可待.

知道  做到  做好
股市 "鐵律" 如此簡單, 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就不是秘密了. 每個人都會炒股票那我們又如何賺到錢呢! 沒錯! 其實真理都很簡單,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真理的. 在當前知識爆炸的年代, 知識的獲得相當容易. 難的是過濾有用的知識 並加以落實, 所謂知易行難. 人性總是不理智的, 就算全部台灣人都知道了股市 "鐵律" 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從 [知道] 到 [做到] 一直到 [做好], 這是3種絕然不同的層次. 佛陀降世迄今宣揚佛法普渡眾生又有多少人得離苦呢!  股神巴菲特教給我們的投資理財知識和原則又有多少人受益呢! 就算全部台灣人做到了. 全世界還有很多股票市場可以去淘金啊! 那時台灣不就成為全球最強金融投資王國了, 歐美那些金融炒家就得失業了.
       上帝說[信我者得永生], 凡夫我只能說[信我者得財富]信與不信各有造化. 窮與富各有天命.
       畢竟[師傅引進門 , 修行看個人]. 佛陀也只能渡化有緣人

觀念 行為 結果
投資觀念對了,  投資行為才會正確, 最後才有好的投資結果.  投資不是在研究科學知識, 需要不斷的探索嘗試做實驗. 科學研究與實驗可以失敗N次,  但只要成功一次就夠了. 可是股票投資只要失敗一次,  可能就會把資本給賠光了. 我們投資股票是要當贏家而不是要當專家. 贏家和專家最大的不同, 在於贏家操作股票的 ”招數” 一般都很單純頂多一二種. 而專家卻不斷的研究各種 ”套路” 來尋求突破. 最後股經一套套,  說的頭頭是道,  卻賠的胡說八道.
       股場就像戰場,  投資股票需要冷靜的思考,  運籌帷幄後才能決勝千里. 成功的定義經常是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  要把事情做好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不斷的重覆練習, 就像玩雜耍 練特技一樣熟能生巧. 投資股票亦同.;依據財富密碼”1230”的原則低點買高點賣, 再低點買高點賣,不斷的重複循環,  高低點的價差就是利潤所在, 次數的累積就是財富的增長.

第二項修練
晉升為股票專業投資戶前, 必須有穩定的工作或收入 ;  只有生活無慮後我們才能平心靜氣的思考 ,並且耐心的等待機會,另外 借錢投資千萬小心,借貸需支付利息心理負擔重,壓力下投資較易表現失常,只有在心理無負擔的情況下我們的投資才能從容不迫 進退有據,只有用以逸待勞 守株待兔的投資方式, 我們才能等來最佳的投資機會;  要知道這個世界從不缺機會, 只缺慧眼獨具的人,  財富一直在我們身邊,  只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獲得.
     錢四隻腳人二隻腳, 越想掙錢越是掙不到錢. 股市裡只有放下急於求成到處求明牌的盲目心態, 把投資當成是數字遊戲我們才能冷靜面對, 我們的心情才不會受股市波動的影響. 只要心念一轉,觀念就會改變,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怡然自得不會患得患失, 也才能輕鬆的賺到財富.
      財富密碼”1230”就像一把雙刃劍, 端看擁有者如何應用. 若不能戒除貪念, 減少欲望, 就算擁有財富也不會持久幸福.  擁有財富密碼後的第二項修練是"定力". 只有安定好自己浮躁的情緒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思考. 只有成熟的思考我們才能過濾掉各種股市假象與陷阱. 我們才能得到各種啟發, 最後才能產生投資智慧;  有了智慧後投資不盲目; 不盲目就不會虧損; 不虧損就不會食不下嚥, 睡不安枕,  最後身心自然都愉快,  生活有樂趣.

 

切記! 只有好吃好睡才能長命百歲,  要不,賺了世界賠了自己也不划算. 
  
   投資股票除鎖定”1230”的投資規律不受其他因素影響外, 獲利後亦不能因錢財得來容易, 而沾染不良習氣, 不但影響自己的健康也影響家人的生活. 孔子曰[已立立人 已達達人]成功後多幫幫別人吧! 這樣才能活出智慧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個人評語:
對的方法與鐵的紀律 看似簡單 但成功者卻寥寥無幾 關鍵在於人性  

 


轉載自廣大圓滿周遍法界金剛空行母俱樂部

arrow
arrow

    亮晶晶野蠻小公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